本文最后更新于2019年2月13日,可能会因为没有后期更新而失效。如果您发现本文已经失效或者需要修正,请留言给博主!感谢
近日,从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传来喜讯,我国光通信技术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。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、烽火通信和光迅科技经过联合研究攻关,在国内首次实现 1.06Pbit/s 超大容量波分复用及空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实验,传输容量是目前商用单模光纤传输系统最大容量的 10 倍,可以在 1 秒之内传输约 130 块 1TB 硬盘所存储的数据。该实验采用了国内在光传输系统技术、光器件和光芯片技术、光纤光缆技术上最领先的研究成果,标志着我国在“超大容量、超长距离、超高速率”光通信系统研究领域再次迈向了新的台阶。
该系统设备在 C+L 波段内产生了 375 个光载波,基于硅光相干收发芯片实现了 25GHz 通道内的 178.18Gbit/s DFTs-PDM-16QAM 信号光收发,在单模 19 芯光纤内完成了光传输验证,传输总容量达到 1.06Pbit/s,净频谱效率达到了 113bit/s/Hz。经第三方检测验证,此次实现的“1.06Pbit/s 超大容量单模多芯光纤光传输系统”为国内首次,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。
同时,此次实验所使用的核心光芯片和光纤均为自主研制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。硅光相干收发芯片由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、光纤通信技术和网络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光迅科技和烽火通信联合研制,在一个不到 30mm2 的硅芯片上集成了包括光发送、调制、接收等近 60 个有源和无源光元件,且能支持 C+L 波段同时工作,是目前国内集成度最高的商用光子集成芯片。这次通过工艺及技术突破,解决了单模十九芯光纤的通道间串扰难题,相邻纤芯的隔离度优于-40dB,把“车道”与“车道”之间的干扰和影响降到了最低。